农村房顶那串金属球为啥在浙江越来越少
农村房顶那串金属球为啥在浙江越来越少
驻镇设计师统一规划,有通用图集保存风貌,甚至有建筑大师出手
每隔一段时间,网络上就会有对江南农村漂亮的感慨。
不仅仅是家家都有小别墅,高铁过江南,窗外的青山绿水间,农民自建房随时会闪过。不少人会感叹一句:这里的农村真有钱。
要成为美丽乡村,有钱不是万能的,要建好一栋栋漂亮的农房,要与整体村容村貌协调,还要实用,这项工作没那么简单。
镇上来了农房设计师
记者刚到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仙岩村,就被村口比肩而立的四幢几乎一模一样的农房吸引住了。
前几年,村里遭遇山洪,沿溪而居的许多农户家房屋浸水、地下室被淹,余杭区启动整治项目,十几户村民异地搬迁。随着防洪设施加宽加固建设完成,村民们陆续回迁,在原址盖起新房。负责设计这4户农房的,是镇上聘请的驻镇规划师余忠海。他在上海工作过一段时间后返乡创业,着力点便放在了农房设计上。
4栋房子,都是奶白色的瓷砖外立面,大门口有立柱,有好几个落地窗,门前的路灯是中国风。“这4家门口就是溪水,新房与溪水平行,门前的游步道宽3.5米,门口留出6米能停车。房子建在斜坡上,因此每户之间高低落差也要计算清楚,尽量保证公平公正。”指着面前的4幢农房,余忠海如数家珍,“每幢房子的间距是1.9米,只有1户因为挨着排水口,所以左移了一点。还有红瓦的那户,因为我们来设计前他自己先买了瓦片,不肯换成黑色的,就互相妥协了一点。”
在村里一对一设计了几年农房,余忠海得出的结论是:农民建房是件很微妙的事儿。
“要说设计的技术难度,其实不算特别高,但沟通成本很高,讲究的是尊重农户意愿,细水长流。”他说。接手这4户人家的农房设计,就是因为回迁以后几户人因为房子要建在哪里、占多大的面积、和邻居之间的距离远近、高度如何争执了几番,才迟迟无法动土。余忠海便拿着图纸挨家挨户地去调研、沟通。他还存了个小心思,每次定下新的方案都把4户人家聚在一起研讨,打开天窗说亮话。“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看问题是人之常情,但不能因为你1户的利益给其他人带来不便,这也是我们设计师工作要协调的要点。”余忠海说。如今的方案,4家都满意,按着图纸,进展飞快,有几户已经入住。
自从当了百丈镇的驻镇设计师,余忠海和他的团队已经设计了上百套农房,建立了一套成熟的运行机制。
哪户有建房需求,就拉一个微信群。家里几口人?需要几个房间?各个房间怎么安排?外立面式样喜欢哪一种?实地踏勘以后,7天内就能出图纸,然后再根据农户的建议一次次修改。余忠海随手打开一个微信群,密密麻麻的聊天记录都是关于农房细节的讨论和修正。
以往,农民花大几千元自己找人设计图纸,质量良莠不齐,有时候出图不符合当地的建房规范,带图审批通不过,修改图纸还要加钱。于是,百丈镇就想出了这个招聘驻镇规划师的办法,政府付钱,农户免费拿图纸,设计师还能起到疏导的作用,消解信息不对称,也利于村庄设计风格的协调、统一。
当然,一对一的方式对设计团队的要求很高,工作量也大,目前这种模式还比较新鲜,对于大多数苏浙农村而言,更普遍、更高效的方式是通过通用图集来建农房。
跟着图集选户型
去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与南京市六合区龙池街道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当地农房图集作为落地项目之一,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蒋楠具体负责。
六合区宅基地申请农房建设,规定好了135平方米中的70%是可以盖房子的,剩下的30%当作庭院。每个宅基地大小不一样,方向也不一样。蒋楠和团队对当地的宅基地的所有可能性进行了大数据分析,最终13个户型涵盖的宅基地形状有扁长的,有竖长的,有方形的,各种各样。“比如说村民拿了个宅基地过来,我就能找到我这13个户型里边相对跟他的宅基地比较匹配的,再进行微调。除了户型,还对当地地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农房图集里的每个乡土特色构件都可以进行菜单化的选择。”蒋楠向记者解释,“设计师需要一些在地性和适应性的策略来应对当代乡村中千变万化的可能性。”
在浙江,《平湖市农房设计通用图集》已经更新了好几版。今年,平湖市准备对图集做新一轮的更新。
记者造访平湖市新埭镇大齐塘村玉泉自然村落时,正好碰上嘉兴规划研究院的规划团队来村里踏勘。玉泉村落在村庄布点规划中因其依水而建的自然格局被确定为保留点,保留点农房按照规划实施翻建。如今的村子里,有一半以上的农房都已经翻建完成,农民已搬入新居。
平湖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纪海云告诉记者,在申请建房的最初,平湖的农民就有两种选择:其一是选用《平湖市农房设计通用图集》中的样式,仅最近版的《平湖市农房设计通用图集》就有33种可以挑选;其二是自己委托建筑设计单位进行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也不代表着随心所欲,设计方案需进行风貌审核,实行带图审批。
“此外,在提供成套农房设计图纸的基础上,为了方便基层政府更好地理解风貌管控管什么、怎么管,我们围绕屋顶、门窗、檐口等管控要素,从材质、样式等多方面,以地方案例为素材,展示详细的正面引导和负面管控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地表达如何打造金平湖江南水乡民居。”团队负责人韩锡菲解释。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杭州、嘉兴、湖州等地的农村,比较流行在屋顶装饰金属球,像冰糖葫芦那么一串一串的。这种金属球元素既存在安全隐患,又与地方江南水乡农房风貌格格不入,已被纳进平湖的农房风貌管控负面清单中。这意味着,如果农民提交的设计图里有这种元素,就会被建议调整。除了一些元素性的装饰,正负面清单对于农房外立面和屋顶的颜色也有一定的要求,希望尽量向江南水乡的粉墙黛瓦风格引导。
蒋楠也认可这种引导的必要性。每到一个村落,蒋楠往往先做一段时间的研究,了解当地的一些传统工匠技艺和特色文化传承,把地域文化符号与特色构件进行适当的转化,并融入当代农房设计之中。在他看来,这是在逐渐改变当地村民在脑中渐已形成的固有观念,认识到“有些东西虽已老去,却仍具有当代的独特价值”,从而“留得住乡愁”。
财力和执行力
除了像大齐塘村这样的保留点农房散落在不同区块,也有不少村子的农房采用的是统一规划的模式,东阳市花园村就是其中之一。
来到花园村,一条小水渠两边是整齐漂亮的浙派农房,白墙黑瓦,有小花园,有停车位。“当时我们听取了村民的建议,效果图改了五六版才公示。有人希望花园的围墙低一些,这个建议被采纳了,采光好,露出花园也漂亮;有人想在房子后面开个后门,我们没有同意,因为会占用后面一户的空间,引发邻里纠纷。对于村民的想法我们设计时都有相应的取舍。”设计师吕武良向记者介绍。
统一规划的好处显而易见,整个村子风貌统一,还有利于公共空间的布局,比如在村子中央就是老年活动中心和篮球场,傍晚总是人声鼎沸。
想要统一规划不容易。说白了就两点:村子要有财力,有执行力。
一套农房壳子建造费用40万—60万元,村里大部分村民都能承受,但是有几户困难的,就需要村里帮忙出钱。水渠、篮球场这样的公共设施也都是村里出钱,这就是财力。“有一户自己家刚翻建了新房,听说村里要拆迁统一规划,家里媳妇哭了好几天,我们做了调解工作,最终她还是同意搬了,因为知道统一规划是为了配合整个村子的改造,对自己也有好处。”花园村规划管理处处长邵宏杰说。临水的位置好些,愿意回迁选在这儿的就要多出些钱补偿给原来在这个位置的住户,这都需要村里去协调。还有图纸出来了,家家户户都得按图纸来盖不走样,村里要监督和管理。房子造好后,设计图掏出来一对比,真是大差不差。这就是执行力。
能做到这些的村子不算多。但无论如何,小范围、试点性、力所能及地进行统一规划都将成为未来农村农房建设的趋势。一是便于土地集约化,二是方便通天然气管道、宽带网络,布局公共设施。百丈镇最近就试点了一个村庄统一选址、统一建房,停车场、健身器材这些配套设施也能够很好地规划进去。浙江省平湖市也建了几处农民新村,按照政府的规划布局。“农房集聚了,基础设施铺设的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纪海云表示。
还有一些村子,请了建筑领域的大师来统一设计。比如获得过普利兹克建筑奖的王澍,就在杭州富阳的文村为村民新建了24户新房。每一栋建筑的造型都不一样,外立面是黄色的抹泥墙或灰色的杭灰石,一度成为“网红村”。同是富阳的东梓关村是一个回迁村落,当地政府决定统一征地、设计建造。最终,这个村子的46幢白墙黑瓦的杭派民居由建筑师孟凡浩设计,屋顶做成不对称坡和连续坡,也斩获了十余个国内外建筑奖项。
但不容否认的是,这些“网红”农房的建造目前同样不具备大面积的可复制性。其一是当地政府要有财力,能支撑这样大型的农房改造项目落地。其二则是要考虑当地村民的接受度,很多设计师的想法比较超前,就需要更多、更复杂的沟通。
如何把一幢幢小小的农房建好,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